黎平县旅游景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招商项目类别:文化旅游类
项目行业类别:基础设施类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招商合作方式:PPP模式
项目招商现状:
1.建设条件:①区位与交通:黎平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与州内从江、榕江、剑河及锦屏四县相连,于“泛珠三角四小时经济圈”和“黔中三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内;境内厦蓉高速、黎洛高速、三黎高速、黎平机场和贵广高铁,构成黎平立体交通网络,可多方连接湘、桂、粤及东部地区。②历史与民族文化:历史沿革:黎平留存着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完好地保存着古香古色,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黎平会议会址现列入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民族文化:黎平县是个多民族的县份,各民族大多固守着自己的生产、生活习俗,各种文化要素和谐共生,争妍斗艳,俨然一座庞大的民族生态博物馆。③面积与人口:黎平县下辖25个乡镇(街道),国土面积4444km²,是贵州省国土面积第二大县、黔东南州面积最大的县;全县总人口58万人,是黔东南州人口最多的县,其中侗族约占全县总人口71%。该项目建成后可辐射黔湘桂三省区边界县市。
2.产业条件:①生态环境:黎平县森林覆盖率达74.6%,是“天然的大氧吧”,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到8万个,黎平平均海拔700米,景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年平均气温16℃。黎平先后获得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十个胜地之一、“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中国最美的地方”等荣誉。②旅游资源:黎平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县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区景点73个,其中特级景点2个,一级景点25个,二级景点37个,三级景点9个。③政策扶持:为加快黎平县旅游发展,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4月24日,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政府出台(黔东南党发〔2016〕9号)文件,拟将黎平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侗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3.市场前景预测:黎平县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铁、公、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和无可比拟的优惠政策,在港中旅集团等大型旅游企业进驻、全域旅游业兴起的当下,该项目的投资价值极大,市场前景看好。
4.项目选址及规模:该项目选址于黎平县境内肇兴、翘街、百里侗寨、八舟河、天生桥、东风林场等景区内,项目总投资20亿元。
项目建设内容:①肇兴景区1座五星级酒店、漫游步道3km、归杩停车场二期10000㎡等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②百里侗寨景区进寨步道300km、12个300㎡的停车场、12个10蹲位的旅游厕所、20家精品客栈、标识标牌系统等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③八舟河景区旅游公路50km、旅游步道100km、停车场2000㎡、1个20蹲位的旅游厕所、20家精品客栈、标识标牌系统等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④八舟河国际康养休闲度假基地建设。⑤智慧旅游游客接待中心(包括:游客信息资源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门厅、休息厅、接待处、展示、银行和售票处;解说长廊;食物和饮料供应区、卫生间、管理和急救区、导游服务、生态停车场等)、商业运营中心、感知体验中心、行业管理服务中心、智慧旅游研究院、产业联盟秘书处)选址在肇兴景区和八舟河景区。⑥黎平县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风林场、南泉山森林公园、黎平县天生桥等县境内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招商单位:黎平县旅游发展委员会
项目招商联系人:吴家贤(1388550*** 0855-622***
项目招商服务单位:黎平县投资促进局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人:吴承忠(1398580*** 0855-623***
孟彦镇罗溪两岔河至孟彦两岔河休闲旅游项目
招商项目类别:文化旅游类
项目行业类别:山地旅游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招商合作方式:PPP模式
项目招商现状:
1、建设条件:孟彦镇位于黎平县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距县城51公里,孟彦经九潮至榕江5.5米宽水泥路全线贯通,距榕江高速只需1个小时,孟彦经敖市至新化高速收费站只需40分钟,孟彦经敖市至高屯高速收费站只需50分钟,孟彦经坝寨至黎平的二级公路正在建设中,且孟彦是大稼、尚重、德化、平寨等乡镇到黎平的必经之地。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668户20474人,总面积184.2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左右,森林覆盖率达83.73%。孟彦河由南向北全长52.5公里,发源于九潮镇高维村,东进入地理、八柳、芒岭、孟彦、到平信。主要支流有罗溪、良常河等。年平均水量9.64立方米/秒。该项目位于罗溪、良常河支流。
2、产业条件:①借助茅贡地扪侗寨的游客流量,吸引游客到此漂流,全程8公里,可确保到我县体验侗族风情的游客滞留我县时间至少延长3小时以上;②依靠罗溪至孟彦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重点打造自行车和漂流项目,让游客在体会独特民族文化的同时,能享受健康生活和自然风光;③罗溪两岔河至孟彦两岔河每年5月至9月平均流量达7.2立方米/秒,具备发展漂流的水文条件。河流处于山谷之间,两岸森林茂盛,鸟语花香,自然景观独特,少有阳光直射,夏日清凉,可为广州等沿海城市到县体验民族风情的游客提供夏季避暑之地;⑤自行车道顺河而下,藏于森林之中,该区域内负氧离子丰富,是体验休闲骑行的理想之地。
3、市场前景预测:①该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增添我县旅游内容,完善旅游景区分布,促进全域旅游业发展,让游客快进慢游。②使得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和尚重侗族文化在孟彦得到衔接。③该项目是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重要内容,有助于黎平北线旅游的开发。
4、项目选址及规模:该项目建设在黎平县孟彦镇罗溪村两岔河至孟彦村两岔河流域,项目总投资0.2亿元。
项目建设内容:1.修建孟彦至罗溪自行车道。该自行车道位于孟彦镇罗溪村两岔河至孟彦村两岔河沿河左岸区域。全长8千米,宽2米,总投资0.1亿元;2.开发罗溪两岔河至孟彦两岔河漂流。该项目位于孟彦镇罗溪村两岔河至孟彦村两岔河段,全长8千米。需疏通及治理河道8千米,修建漂流水槽等。总投资0.1亿元。
项目招商单位:黎平县孟彦镇人民政府
项目招商联系人:汪灿军(1398528*** 0855-6360002(***
项目招商服务单位:黎平县投资促进局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人:吴承忠(1398580*** 0855-623***
黎平县肇兴行歌坐月体验园项目
招商项目类别:文化旅游类
项目行业类别:民族文化旅游类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招商合作方式:独资、合作
项目招商现状:
1.建设条件:①区位:项目地皮林村位于肇兴镇驻地西13公里,向北29公里到黎平县城,向西南50公里到从江县城,向东南105公里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②人口与文化:寨内共678户、3471人,侗、苗集居块状聚落,侗文化保存较为完整,民族风情浓郁;③交通:项目地旅游公路全程贯穿,距贵广高铁从江站、夏蓉高速收费站3公里,距全国六大乡村古镇--肇兴13公里。也是通往水口、龙额、地坪、雷洞等乡镇的主要通道;④地区相对独立,地势平缓,可以与肇兴景区相互呼应,形成旅游产业链。
2.产业条件:①行歌坐月,是侗族男女青年谈恋爱的一种方式,保存完好,至今未进行有效开发,不为世人所知,该项目将向世人充分展示魅力无穷的侗族文化;②该项目紧邻肇兴4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寨内有1000余户4000余人,是世界上最大的侗族村寨,寨中有五座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三座萨堂,被誉为“侗乡第一寨”。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侗族歌舞之乡,侗族大歌已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肇兴景区的开发,大量侗族青年返乡,积极参与侗文化项目建设,有效提升项目的原生性;③皮林境内可开发景点较多,有明代参将邓子龙书“过化”摩岩石刻,还有著名的“吴勉”石屋、古驿道、三珠溶洞、天潭洞、岩鹰洞、鬼洞等景观,有美景“一线天”和百年的参天古树、原始森林等,具备旅游产业集聚基础。
3.市场前景预测:,全县共接待游客人数263.3万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肇兴景区接待游客78.99万人次,同比增长29.28%;实现旅游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30.2%。该项目建成后,盈利渠道为:①游客服务收入;②旅游产品销售收入;③租金收入;④酒店收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净利润可达0.15亿元,4年可收回成本。
4.项目选址及规模:项目位于黎平县肇兴镇皮林村,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0.6亿元。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行歌坐月活动中心、肇兴至皮林道路改造工程、旅游停车场、小街巷人行步道铺装、观景亭及人行栈道、房屋立面整治、市政管网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绿化亮化工程、旅游公厕、垃圾中转站、标识系统建设、监控工程、艳遇酒店、旅游居民安置区、消防设施、污水净化工程、旅游服务卫生室等18个子项目。
项目招商单位:贵州省黎平县肇兴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招商联系人:吴志泽(1398580*** 0855-613***
项目招商服务单位:黎平县投资促进局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人:吴承忠(1398580*** 0855-623***
黎平县主题乐园建设项目
招商项目类别:文化旅游类
项目行业类别:主题乐园类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招商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项目招商现状:
1.建设条件:①区位交通优势:黎平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州内与从江、榕江、剑河及锦屏四县相连,于“泛珠三角四小时经济圈”和“黔中三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内;境内厦蓉高速、黎洛高速、三黎高速、黎平机场和贵广高铁,构成黎平立体交通网络,可多方连接湘、桂、粤及东部地区。②人口优势:黎平国土面积4444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总人口58万人,县城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是全省国土面积第二大县,黔东南州人口第一大县。③生态优势:黎平森林覆盖率达74.6%,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20000-80000个,是“天然的大氧吧”,平均海拔700米,境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黎平先后获得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十个胜地之一、“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最后家园”、“中国最美的地方”等荣誉。
2.产业条件:①项目落户已具备“三通”优势条件;②依托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口优势、自然环境优势及侗族大歌实景展项目、4A级肇兴景区项目及八舟河休闲养生项目带动的游客,带动的客户量极大。③黔东南州内及黎平周边县市,没有一家最有一定规模的主题乐园项目,而随着交通优势的日益呈现,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主题乐园的需求市场越来越强。
3.市场前景预测:黎平游客增长呈较快态势,预计游客将达到500万人次,到2020年将达到1265万人次,旅游业市场前景看好。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净利润可达到2000万元以上,5年可收回成本。
4.项目选址及规模:选址在黎平民族创意产业园(侗族大歌实景展演附近),占地200亩,项目总投资0.7亿元,建设期2年。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0.7亿元,建设工期为2年;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不同特色风格的主题区,包括民族文化展演区、大型器械娱乐区、惊险刺激娱乐区、休闲餐饮区、梦幻世界区、小商品展示区、花卉园艺区等。第二期:建设鬼屋、4D互动影院、儿童剧院、DIY创意区,购置轰天雷、碰碰车、海盗船等游乐设备,建设成以集民族展示、游乐、刺激与欢乐、休闲并存的主题乐园。
项目招商联系人:张泽猛(1363809***
项目招商服务单位:黎平县投资促进局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人:吴承忠(1398580*** 0855-623***
黎平中医药产业园建设项目
招商项目类别:大健康类
项目行业类别:大健康医药类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招商合作方式:独资、合作
项目招商现状:
1.建设条件:①黎平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是贵州东进湖南湖北、南下广西广东的重要交通要道。全县辖2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面积4444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全县总人口58万,居黔东南州第一;②黎平县素有“黔东南茯苓之都”的称号,本县生产的茯苓以其质优享有盛誉,曾获外经贸部“优质产品证书”。野生药用植物有桔梗、金银花、三颗针、勾藤、半夏、独脚莲、三百棒、续断、杜仲、栀子等1200余种。近几年人工引种栽培的有天麻、杜仲、白术、百合、怀山药、川贝、玉竹、太子参等;③黎平交通便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线构成“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为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④黎平县处于低纬度的中亚 热带范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加之基本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优良,适宜大多数中药材生长。
2.产业条件:①贵州省提出了新医药大健康的发展理念,并成立了贵州省新医药大健康示范区,而黎平作为示范区的先行区,有着先行先试的良机;②黎平县将中药材产业确定为全县“十三五”脱贫攻坚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之一,而目前黎平县饮片加工企业仅有2户,中药材种植基地仅8万亩,且没有生产线通过GMP认证,中成药的年加工能力几乎为零,正因此该项目的引入变得现实而迫切;③国务院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健康服务,为该项目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3.市场前景预测:全球大健康、中医药热的兴起、现代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为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开辟了广阔前景。黎平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把中药材产业作为我县“十三五”脱贫攻间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之一,为我县中药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4.项目选址及规模: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分为药材加工园区和种植基地,其中药材加工园区位于高屯街道空港新区,规划用地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位于25个乡镇(街道),规划用地50000亩。
项目建设内容:建设侗药、苗药研发、检测中心,侗、苗医药博物馆,中药饮片、中药材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开发,健康旅游、中医药保健养生示范基地,企业内部办公行政总部及生活服务设施,商务酒店等相关产业配套,中药材仓储物流平台,GAP规范化种植基地。
项目招商单位:黎平县中药办
项目招商联系人:杨正怀(1376556*** 0855-622***
项目招商服务单位:黎平县投资促进局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人:吴承忠(1398580*** 0855-623***
黎平县茯苓系列产品开发项目
招商项目类别:大健康类
项目行业类别:大健康医药类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招商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项目招商现状:
1.建设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优越。中潮镇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311毫米,无霜期288天。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 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有机物质积累,为发展高品质绿色农业产业创造了独特的气候条件。二是区位优势明显。黎平处于“泛珠三角四小时经济圈”和“黔中三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内,厦蓉高速、黎洛高速、三黎高速、黎平机场和贵广高铁构成黎平立体交通网络,可多方连接湘、桂、粤及东部地区。三是品牌优势突出。黎平茯苓以其质优享有盛誉,曾获外经贸部“优质产品证书”,被列为免检商品,,“黎平茯苓”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县内专家所研发的茯苓营养粉已获得国家专利。
2.产业条件:黎平松树资源丰富,松林面积近100万亩,每年平均实际采伐量为6万立方米,每年均产生大量的树兜、树枝、松尖等废弃物。多年来,我县森泰公司一直在研究利用树枝、松尖等废弃物进行生产,并获得了“茯苓复式栽培”技术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有效利用了树兜、树枝、松尖等废弃物,大力发展茯苓产业,目前全县年均种植茯苓在300万窖左右,覆盖林地面积近1.5万亩,带动农户4000多户,年产鲜茯苓5000吨,茯苓饮片2000吨以上。现有的贵州森泰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研发的茯苓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已茯苓得国家专利,已开发出的茯苓大米、茯苓粉、茯苓茶和茯苓侗果等系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同时“黎平茯苓”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经获得国家质监总局通过。
3.市场前景预测:茯苓是常用中药材“八珍头”之一,可食用可入药,据统计,全国每年需2万吨干茯苓,医药工业生产的中成药、饮片、医院医生所开的处方,80%需要茯苓投料和配方,著名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系列产品,藿香正气丸系列产品等百余种中成药都需茯苓投料生产加工。同时茯苓大量出口,畅销港澳台日本,新加坡、美洲等地。随着利用茯苓生产的系列保健品的不断涌现,茯苓的应用还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潜力。
4.项目选址及规模:项目位于黎平县中潮镇,总投资2亿元,建设期2年。
项目建设内容:建立完善、功能齐全的标准厂房和办公、研发用房,购置安装先进的茯苓研究生产加工设备,占地100亩。
项目招商单位:黎平县中药材办
项目招商联系人:杨正怀(1376556*** 0855-622***
项目招商服务单位:黎平县投资促进局
项目招商联系人:吴承忠(1398580*** 0855-623***
黎平县茶产业园建设项目
招商项目类别:现代高效农业类
项目行业类别:茶产业类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招商合作方式:独资
项目招商现状:
1.建设条件:①黎平县位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国土面积444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4.6%,是世界非物质文化侗族大歌的源生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革命老区、中国名茶之乡;②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多云雾、寡日照、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征,生态植被良好,是建设原生态、高品质、有机茶园的最适宜区之一;③厦蓉高速、沪昆高速、黎洛高速、三黎高速和规划中的黎平至湖南靖州高速,形成了“三横两纵”高速网络;贵广高铁和规划中的兴义经黎平至永州货运铁路穿境而过;黎平机场已开通上海、广州、贵阳、长沙等航线,下步将开通北京、成都等航线。
2.产业条件:①全县茶园面积达26.9万亩,茶园面积位居全州首位,注册有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155家,全县春茶产量1200吨,预计干茶总产量10000吨以上,综合产值8亿元;②黎平县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名茶之乡”,2011-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度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度中国西部最美茶乡”等称号,茶产品在参加“世界绿茶评比”、“中茶杯”、“中绿杯”等名优茶评比中共获得各种奖项44余项。黎平森绿茶叶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茶,通过SGS认证,其中201项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3.市场前景预测:①茶叶,作为新型饮料,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界人们的喜爱,投资茶产业,是当前众多投资中的优秀投资。②产茶环境,是决定茶质的重要因素,黎平优良的环境,所种植的茶叶,必夺头筹,必会争得较多市场占有率。项目建成后,盈利渠道为:①茶叶销售收入;②茶园景观旅游收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净利润可达0.8亿元,10年可收回成本。
4.项目选址及规模:项目位于黎平县高屯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基地面积20000亩,设施建设面积100亩,总投资8亿元。
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安全高效茶叶生产基地20000亩,建设年生产2000吨高中档优质绿茶、红茶、白茶生产车间、鲜叶晾青车间、生活用房等设施80亩,建设茶产品展示厅、体验区20亩。
项目招商单位:黎平县农业局
项目招商联系人:杨礼炎(1588513*** 0855-623***
项目招商服务单位:黎平县投资促进局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人:吴承忠(1398580*** 0855-623***
黎平县绿色食品产业园区项目
招商项目类别:生态工业类
项目行业类别:绿色食品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招商合作方式:独资
项目招商现状:
1.建设条件:①黎平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于“泛珠三角四小时经济圈”和“黔中三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内,厦蓉高速、黎洛高速、三黎高速、黎平机场和贵广高铁构成黎平立体交通网络,可多方连接湘、桂、粤及东部地区;②黎平属中亚 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700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1311㎜,年平均无霜期288天,年平均日照1317.9小时。空气质量年优良天数达350天以上;③黎平经济开发区中潮园区目前已建成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征收有用地指标工业用地丰富。
2.产业条件:①全县耕地面积达65万亩,有三块具有代表性的万亩大坝,总面积达29950.5亩,其中水田面积29604.5亩,旱田面积346亩,园地面积183亩;②黎平农业产品资源丰富,全县现有30万亩茶叶基地、30万亩油茶基地、10万亩中药材基地,起,全县将按照人均一亩茶、人均一亩油茶、人均一亩中药茶、人均半亩蔬菜、人均三分花卉的目标,进行资源建设。
3.市场前景预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外界生态环境普遍较差,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希望能够买到真正的绿色食品,而黎平这个曾经非常闭塞的小城,现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有机绿色食品种植的宝地,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现今,像黎平这样没有污染、生态环境优秀的地方已不多见,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如果抓住黎平扩大开放的这个时机,将会获益良多。
4.项目选址及规模:项目选址在黎平经济开发区城北民族文化创意园区,规划总用地约300亩,项目总投资4.5亿元,建设周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