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贵阳开发区]人工智能产业项目招商引资

发布于 2023-02-06 17:45:10

项目招商名称:贵阳综合保税区人工智能项目招商引资

项目招商行业类别:制造业

招商产业类别:其他

项目招商建设性质:新建

招商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招商项目现状:1、项目建设条件:贵阳综合保税区对外交通便捷,可通过公路、铁路、航空联系东部、南部重要出海港口。通过龙洞堡机场联系全国大中城市(距机场20公里)。通过都拉营货运编组站快速连接环城铁路,连接国家干线铁路网(渝新欧、蓉新欧)。通过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快速接驳全国高速公路体系。全区年平均气温为15.3℃,多年平均降雨量1156.2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有“森林氧吧”之称。目前已建成贵阳综合保税区展示中心、贵州国际金贸云基地数据中心、贵阳综合保税区富士康服务器、存储器生产基地、贵阳综合保税区保税商品展示展销中心(一期),研发中心等。

2、产业条件:该项目主要以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平台、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引进基地等,推动人工智能核心能力与贵阳政府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大数据应用和传统产业智能升级等深度融合,集聚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基地已有小i机器人等公司入驻。

3、市场前景预测: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经过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最前沿的基础技术,将能够渗透至各行各业,并助力传统行业实现跨越式升级,实现全行业的重塑,成为掀起互联网颠覆性浪潮的新引擎,因此,综保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4项目招商选址及规模:该项目选址位于贵阳综合保税区,拟建设规模5万平方米。

项目建设内容:充分依托贵州小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产业基础,面向社会引进一批国际国内拥有自主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和项目入驻园区,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开放、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多重策略,完善园区内的智能产业体系,努力实现智能化研发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将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个专、精、尖的“智造”产业园,集中发展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机器人产业等人工智能朝阳产业,着力打造前沿产业集群产业园。

财务指标分析:拟建投资总额5亿元,回收期8年。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符合综保区产业导向的项目,按从优不重复的原则,在享受现有省市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享受综保区扶持政策。如:综保区《关于加快贵阳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创新发展的十项措施》以及国家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综保区的有关支持政策等予以企业入驻支持、物流支持、通关支持、贡献支持、融资支持、人才支持等具体支持政策。

对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经双方进行磋商洽谈后,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综保区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项目招商推介书

综保区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项目招商引资

1.项目招商简介

1.1项目招商名称 综保区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

1.2招商行业类别 现代制造业。

1.3招商建设性质 新建。

1.4项目招商选址 综保区人工智能产业园。

1.5招商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

1.6项目招商概述

本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充分依托贵州小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产业基础,面向社会引进一批国际国内拥有自主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和项目入驻园区。

2. 项目市场分析

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经过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正遭遇着创新乏力、竞争逐步激烈等困境,基于技术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红利在消失,产业发展正遭遇天花板,亟需新一轮技术变革驱动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人工智能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最前沿的基础技术,将能够渗透至各行各业,并助力传统行业实现跨越式升级,实现全行业的重塑,成为掀起互联网颠覆性浪潮的新引擎。

在政策层面,人工智能首次进入“十三五”规划,2018年目标形成千亿级规模市场。自2016年起,人工智能领域建设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相关政策进入全面爆发期。20165月,发改委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18年国内要形成千亿元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20172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在《贵州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着力突破大数据核心关键技术,开展人工智能基础数据资源平台关键技术研发,真实文本的语料库构建及研制;改进特征提取、搜索算法、自适应算法等智能语音处理技术;开展政务服务机器人、智能助手等关键技术研发及典型应用。

在资本层面上,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热度快速升温。自2012-2015年开始,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融资金额、次数及参与机构数量等均迅速增长,年增长率均超过50%2015年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额已达到2012年的23倍,充分表明资本市场对于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的认可。

未来五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速度远超全球。依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达到1190亿元,年复合增速约19.7%;同期,中国人工智能增速将达91亿元,年复合增速超50%,远超全球增速。

3.项目发展规划

3.1产业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产业园将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围绕大数据产业,将努力形成包括大脑——自然语言处理、眼睛——图像识别、耳朵——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企业,以及应用软件、实体机器人、智能硬件终端系统生产厂商等在内的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生态体系。同时,结合综保区国际化引领区、对外开放桥头堡的定位,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促进贵阳的人工智能服务“走出去”。

3.2发展定位

人工智能产业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平台、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引进基地等,推动人工智能核心能力与贵阳政府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大数据应用和传统产业智能升级等深度融合,到2020年,实现产值2亿元,集聚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3.3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产业园将围绕贵阳市“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方针,依托贵阳综合保税区,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开放、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多重策略,引进相关企业入驻产业园,并持续完善区内的智能产业体系,努力实现智能化研发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将人工智能产业园将打造一个成为专、精、尖的“智造”产业园,集中发展值纹识别、人脸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机器人产业等人工智能朝阳产业,着力打造前沿产业集群产业园。

4.综保区建设情况

贵阳综合保税区综保区封关运行以来,积极推进的园区建设,目前围网区内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网外市政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同步推进,具体情况如下:一、围网区建设。

第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基础设施。综保区设立以来,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要求,围网区实现六通一平,建成9.2公里道路及卡口设施、验货场地和监管仓库、巡关通道、监控系统、检验检疫处理场所和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基础设施。

第二,网内标准厂房和保税仓库。围网区已建成35.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安单方造价:3700/平方米)及6.5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建安单方造价2500/平方米),相关配套设施也已建成并已投运,目前贵州华纳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深港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入驻。

第三,数据中心。贵州国际金贸云基地数据中心按照全球领先的T4标准设计建造,是全国唯一一个坐落于海关特殊监管围网区内的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一期于201510月底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现有IT机柜约200个,可容纳2000余台服务器。数据中心二期建设工作现已启动,将新增5个机房模块,IT机柜约850个,可容纳服务器约10000台。

二、网外配套设施建设。

第一,市政基础设施。道路方面:建设综保路、保税大道等主要路网骨架,道路长度约3.8公里(保税大道1.05公里,综保路1.7公里,北郊水厂出行道1.05公里),同时正在建设综保路延伸段工程,启动了一号路、站前东路延伸段等道路工程建设相关工作。电力方面:已完成110KV杨柳变(容量2*50MVA),35KV都拉变(容量2*8MVA)及5KM的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为园区企业提供电力保障,综保区内远期规划新建110kv火石坡变电站。供水方面:综保区现由白云水厂供水(规模:10m³/日)和北郊水厂(规模:10m3/日)供水,给水管网沿道路敷设,目前已建设约14.5KM。排水方面:已建设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日处理量为1万吨,管网建设标准严格按照雨、污分流制,累积建成污水管网长度约18.4KM,雨水箱涵长度共1.7KM,雨水管网长度约18.8KM。天然气方面:天然气由贵州燃气集团供应,主管道已接通综保区,并达到供气条件,已建成天然气管网约8公里。通讯方面:联通、电信和移动的通讯线路均已通过管廊连接至综保区并投入使用。

第二,产业配套设施。一、综合服务大楼。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相关配套设施完善,2014年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贵阳综保区管委会、汉邦国际、易鲸捷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办公。二、研发中心。3栋建筑面积约3365平方米,已于20156月全面建设完成,目前贵州小i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入驻。三、服务外包大楼基地。建筑面积约8.5万方,总投资约5.13亿元,20167月开工建设,目前完成3层地下室及14层主体,力争2017年底全部建设完成并达到入驻条件。

第三,公共服务设施。一、都拉卫生院。都拉卫生院项目建筑面积3300平方,投资约1200万元,于201611月进场施工,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二、公园建设。1.都拉营盘遗址公园。位于产业大道西侧,占地4.67公顷,规划面积约60亩,公园依托都拉乡营盘山遗址积淀,进行栈道护栏修复、亭廊提升、景观提升等进行改造建设已于201612月建成使用。2.都溪垂柳公园(市级示范性公园)。都溪垂柳公园位于综保区都溪河沿岸,公园围绕“绿廊贯通、城景交融、生态整合”三大思路,致力于打造集城市活动、景观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园,预计201812月建成使用,一期工程已于201612月建成使用。3.创谷公园。创谷公园位于综保区一期围网区东侧,规划面积12.3公顷,致力于打造集综合展示、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山体公园,已于201612月全面建设完成。

三、网外工业项目建设。

富士康服务器生产基地位于综保区国际产业园范围内,该项目一期工程于20153月开工建设,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约10万台,于20165月底正式量产,截止2017731日服务器产量约13500台,实现产值约3.7亿人民币,实现进出口额约7.1亿人民币。

四、围网区内土地、房屋征收。

围网区内土地开发成本约198万元/亩。其中征收土地1.02平方公里。房屋征收涉及都拉村、小河村、奔土村共计1187户,604栋房屋,建筑面积总计约35.29万平方米;涉及586座坟;涉及7家事业单位,企业31家,建筑面积总计8.66万平方米;完成土石方工程总计1150万立方米,其中,挖方500万立方米,填方650万立方米。

5.产业园简介

5.1园区概况

人工智能产业园位于贵阳综合保税区,主要业态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平台、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引进基地等,推动人工智能核心能力与贵阳政府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大数据应用和传统产业智能升级等深度融合,到2020年,实现产值2亿元,集聚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基地已有小i机器人、智能通等公司入驻。

5.2主要企业介绍

1、贵州小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小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小i机器人的分公司。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机器人的第一品牌,小i机器人人工智能业务占国内智能客户服务市场份额的90%以上,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语义分析理解等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已走在行业前列,并获得近200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根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报告表述,在全球智能机器人领域,IBMWatson和中国的小i机器人代表了最高水平。同时,小i机器人已获得包括阿里在内的众多资本投入。小i机器人的技术领先性及成熟的产业应用,赢得了国际国内的广泛赞誉,曾获“全国优秀软件产品”、“工博会金奖”等荣誉。

 

 

2016,作为小i机器人双总部之一的贵州小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贵阳综保区人工智能产业园,与贵阳市政府联手打造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发挥贵阳大型数据集基础优势,提供精准的AI云平台服务,目前,11个项目已上线运行,在大量真实用户的使用中进一步提升AI输出结果的精准度,将云平台的智能服务能力以贵阳为中心,扩展至全国,乃至海外。

i机器人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化平台供应商,拥有全球最先进的中文智能人机对话引擎,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走在行业的前列。小i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Bots商业化应用,业务覆盖通信、金融、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能家电和汽车交通等多个行业,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华为、通用、万达等近千家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提供服务,用户超过8亿。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82万元,较2015年度增长90.06%,截止20161231日,公司总资产21062万元。

2、贵阳综合保税区智能通科技有限公司

贵阳综合保税区智能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7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