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关岭县]关岭牛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招商引资

发布于 2023-02-06 17:45:10

招商项目名称:关岭牛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招商引资 项目行业类别:农林渔牧 招商产业类别:绿色轻工业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 招商项目现状:1、招商建设条件:(1)交通条件:关岭是贵州通往广西、云南的重要交通枢纽,黔中经济区的西部门户。县内有沪昆高速公路、关兴高等级公路、水黄高等级公路、320国道、214省道等过境,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沪昆高铁关岭站是全省唯一在县城设置的二级高铁站,已通车;镇宁坝草码头距关岭80 公里、500 吨级的船舶可直达广州出海;关岭已成为贵州西南部重要的物流人流集散地。(2)招商基础设施:关岭是贵州省实施“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规划建设有集水电、风电及光伏发电一体化的清洁能源发电网络,已投产的有装机容量104万千瓦的光照电站、84万千瓦的董箐电站及55.8万千瓦的马马崖电站三个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4.8万千万的永宁风电场,已建成使用,普利风电场项目正在建设;新铺光伏发电站已建成,岗乌、花江、普利、坡贡正在规划建设中。关岭牛产业园区内,已建成道路硬化、绿化,污水处理站,已一家企业入驻,即总投资6.3亿元的贵州欣园肉牛食品加工有限公司。2、招商产业条件:(1)产业基础:关岭养牛历史悠久,关岭县花江镇“关岭牛”交易市场闻名贵州省乃至全国,生态牧草喂养的“关岭牛”具有皮厚肉多、口感细腻、屠宰出肉率高等特点,牛肉产品及牛皮制品在国内外市场非常走俏。(2)招商政策因素:2016年,关岭自治县被列为贵州省肉牛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县之一;同年,关岭提出实施“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在鼓励贫困农户成立合作社的同时,还大力引进养殖企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启关岭牛的标准化养殖;2016年全县牛存栏量约13万头,2018年全县“关岭牛”养殖存栏量预计将达25万头。(3)产业配套:关岭全县有天然草场67.5万亩,坡耕地52万亩,每年农作物秸秆12万吨。四、社会环境:做好优质牧草种植和草山草坡改良,加强秸秆饲料化利用,2018年,建成优质牧草种植基地6万亩,建成永久性青贮池40万立方米,秸秆饲料化利用30万吨以上。3、市场前景预测: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副产品综合利用及质量安全等方面重视程度的提高,肉牛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是我国畜产品加工工业的迫切任务。采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生物分离、发酵工程等技术手段,从食用、药用、饲用等方面对肉牛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开发的高附加值产品,可做皮革、制药、化工产品、化妆品、饲料添加剂等的原料,与化学合成制品相比,具有天然、毒副作用小、活性高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关岭自治县肉牛规模化的养殖推广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贵州省畜牧养殖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等的蓬勃发展,为项目产品的市场提供了有效保障。4、项目选址及规模:项目选址在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产业园区关岭牛产业园内,以年加工20万头牛屠宰后的副产品为其规模。项目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牛骨加工车间、牛血加工车间、牛皮制品车间、沼气发电站以及技术研发中心、污水处理系统、供热管网、办公楼和员工宿舍等配套设施。财务指标分析:项目投资总额:15000.0 万人民币;项目引资金额:15000.0 万人民币;自有资金:0.0 万人民币;投资回收期:5.2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关县办发〔20169号),实施方案制定了金融贷款扶持、项目扶持、小微企业扶持和创业贷款扶持、保险扶持、奖励扶持等多项扶持政策,鼓励“关岭牛”的养殖及产业化发展。采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为投资商提供“一站式”优质、热忱、周到服务;按照“简化程序、优化流程、限时办理”的要求,对到关岭投资创业的客商,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项目业主单位联系方式:电话、传真、手机、电子邮箱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关岭自治县投资促进局周洪*** 招商项目电话:0851-3751*** 招商项目传真:0851-3751*** 招商项目手机:1359531*** 招商项目邮箱:guanlingzsj**[ta]**.com

 

关岭牛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1.1项目名称 关岭牛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1.2行业类别 轻工业。1.3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200亩,主要建设牛骨加工车间、牛血加工车间、牛皮制品车间、沼气发电站以及技术研发中心、污水处理系统、供热管网、办公楼和员工宿舍等配套设施。1.4项目性质:新建。1.5拟建地点: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产业园区关岭牛产业园内。1.6投资总额 项目预计总投资14786万元。项目投入运营后,达产年平均收入为11340万元,年平均净利润为187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5.2年,投资利润率为16.9%,内部收益率为14.6%1.7建设年限:建设期2年。1.8合作方式:独资或合资。1.9项目简介: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隶属安顺市,属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之一。“关岭黄牛”是贵州省地方性优良品种,属全国五大名牛之一,关岭的花江牲畜交易市场是全国四大牲畜交易市场之一。2016年,关岭自治县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列为贵州省肉牛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县之一,为此,关岭自治县编制了《“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把“关岭牛”养殖作为关岭自治县撬动脱贫攻坚杠杆的第一民生工程和支柱产业。根据实施方案,到2018年,5头以上能繁母牛养殖户达到17000户,全县存栏牛达到25万头以上。本项目就是依托不断发展壮大的“关岭牛”养殖规模,配套建设屠宰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当地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延长畜牧业屠宰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把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对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背景2.1.1建议书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本);(2)《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3)《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4)《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5)《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6)《安顺市关于加快推进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7)《关岭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8)《关岭自治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9)《关岭自治县2017年扶贫产业项目规划方案》;(10)项目方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数据和相关要求。2.1.2项目的提出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主战场。为到2020年与全国实现同步小康,脱贫是“十三五”期间贵州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关岭自治县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全省扶贫开发任务最为繁重的县份之一,扶贫攻坚任务繁重,脱贫致富压力大。2016年,关岭自治县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肉牛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县之一。同年,关岭自治县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实施“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按照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统一安排部署,为充分挖掘“关岭牛”发展潜力,关岭自治县在鼓励贫困农户成立合作社的同时,还大力引进具有潜力的养殖企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启关岭牛的标准化养殖。随着“关岭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关岭牛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 必须紧紧跟上,开发肉牛生产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以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养殖风险,可以发展地方经济,还可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门路,从而成为关岭自治县脱贫奔小康最有力的抓手之一。2.2政策背景(1)国家政策导向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项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1129日)中指出: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等。2017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推动规模化大型沼气健康发展;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20167月,农业部印发《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我国首个草食畜牧业专项五年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用现代理念引领产业发展,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草食畜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加快促进新型业态健康发展。引导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加快草食畜牧业生产经营服务端新型业态发展,鼓励发展病死草食畜禽处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智慧物流等新型业态。(2)贵州省政策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426号),提出:壮大畜牧业龙头企业。立足畜牧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一批畜牧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兼并重组、联合经营等资本运作方式,做大做强现有畜牧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促使其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大型企业集团。(3)当地政策 安顺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府发〔20166号)专门提出:培育优势畜禽水产品品牌和市场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以畜禽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培育一批畜牧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有效带动农民致富、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形成“关岭牛”等一批优质有机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关岭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岭自治县关于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扶贫工作政策举措,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夯实种养业发展基础,加快调整内部结构,大力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草食畜牧业在养殖业中的比重、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利用“关岭牛”品种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关岭牛”产业,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经营,打造融合一、二、三产的畜牧产业链,构建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大力调整畜牧业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协调发展。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是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屠宰加工副产品也随之大量增加,其加工利用必须跟上肉牛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步伐,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项目的实施,集屠宰、加工、生产为一体,能延伸完善产业链条,实现加工增值和产业聚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能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关岭牛”产业的发展壮大。2.3.2是落实脱贫攻坚规划的具体措施 《关岭自治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围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优化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品牌,丰富产业内容,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县域产业规模;依托特色基地,在生产相对集中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初级加工及深加工,实现就地增值转化。项目的提出就是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2.3.3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的要求 养殖的肉牛由于食入大量的秸杆饲料,排出的牛粪含有氮、磷、钾等植物养分,使用价值高,用途多。牛粪通过沼气池进行生物发酵生产的沼气可用于产品生产线的供汽、供暖;沼渣和沼液可作为饲草及白菜、蘑菇等蔬菜种植有机肥及土地化肥等,达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项目,是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2.3.4促进当地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利用关岭自治县发展“关岭牛”养殖的资源优势,通过项目的实施,形成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关岭牛”产业,从而带动农业、畜牧业、加工业更好的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需要大量的生产人员,是保障就业、增加收入的良好方式;能为当地创造大量的财政收入,从而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当地精准扶贫、实现全民奔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市场预测3.1 项目上游产业肉牛养殖及消费市场现状 近年来,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得到重视,中央财政投入逐年增加。20167月,农业部印发《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我国首个草食畜牧业专项五年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牛肉产量由2015年的700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800万吨,年均增长2.8%,表明国家对发展草食畜牧业的重视。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包括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肉牛良种补贴、秸秆养牛项目等,推进当地肉牛产业战略转型。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生产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支撑能力逐渐加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日益凸显,牛肉年产量长期位于世界前列,2016年我国牛肉产量717万吨,增长2.4%。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肉营养保健作用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牛肉的消费需求量逐年递增,但消费量还较少。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为5.45公斤,而世界人均牛肉消费量达10公斤,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到30公斤,我国的人均消费量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国内牛肉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已由温饱型向绿色、营养、保健型转变,对牛肉的品质要求显著提升,采用生态、绿色方式养殖牛成为今后肉牛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对口感好、质量优、无公害的绿色牛肉食品的市场需求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可以肯定,“十三五”期间,肉牛养殖业会出现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为本项目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3.2屠宰后副产品的加工现状 牛屠宰后的主要副产品有牛骨、牛血、牛皮等。牛骨的主要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矿物质含量较为丰富,富含钙、磷、铁及铜等金属元素,在食品添加剂及生化制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牛血液营养丰富,是含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的动物蛋白资源,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饲料和生化制药中,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牛皮的使用价值高,用途广,可以用作鞋材、皮革用具、皮冻、皮冻肠等。近年来我国在肉类加工、生物分离等方面的技术有了快速进步,并随着国家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以牛副产品为原料,开发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以及生化制品等产品的产量也随之增长。这些动物源性产品来源于牛等家畜,与化学合成制品相比,具有天然、毒副作用小、易于人体吸收、活性高等优点,其生产是食品、医药、饲料工业的研究热点之一,并正在成为技术发展新趋势和新兴产业。但目前我国肉牛副产品利用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综合利用率低,牛副产物加工率还不到5%;工程化技术不够先进成熟,集成程度低,未能很好地实现工程化;缺少规模化的副产品分级及综合利用体系,肉牛养殖、屠宰的规模化程度低,散户多,副产品产量低且分散。这些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肉牛企业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和对先进技术的资金投入。3.3市场预测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副产品综合利用及质量安全等方面重视程度的提高,肉牛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是我国畜产品加工工业的迫切任务。采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生物分离、发酵工程等技术手段,从食用、药用、饲用等方面对肉牛副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是我国肉牛副产品利用工厂化、无公害化、商品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开发的高附加值产品,可做皮革、制药、化工产品、化妆品、饲料添加剂等的原料,与化学合成制品相比,具有天然、毒副作用小、活性高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项目所在地关岭自治县是贵州省肉牛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县之一,规模化的养殖推广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贵州省畜牧养殖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等的蓬勃发展,为项目产品的市场提供了有效保障。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4.1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产业园区关岭牛产业园,厂址周围无污染性工业企业,环境状况良好,是较为理想的牛系列产品深加工生产场地。4.2项目建设条件4.2.1地域概述(一)关岭自治县 “关山飞度、岭秀黔中”--关岭自治县,全称是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隶属安顺市,2014年被列为贵州省“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县城距贵阳150公里,距安顺70公里,距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约160公里,距安顺黄果树机场约50公里。14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彝族等35个民族39.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3.8%。关岭自治县境内气候呈立体状,跨越南温带、北亚 热带、中亚 热带,主要以中亚 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为主,境内12.5%的低热河谷地区有“天然温室”之称;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205.1-1656.8毫米;空气质量指数优,负氧离子高,水、土壤未受污染;森林覆盖率48.4%,是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的理想之地。关岭自治县被评选为“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66个文化旅游大县”之一。“亚洲第一大公路桥”--灞陵河大桥将黄果树大瀑布与县城连为一体;县境内有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有层岩重叠的滴水潭瀑布,有“千古之谜”的红崖天书,有古夜郎的马马崖壁画等,特别是距今约2.2亿年的关岭古生物群,素有“古生物化石联合王国”之称。花江大峡谷 关岭自治县按照“提速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总要求,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和山地旅游业升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89亿元,同比增长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7亿元、增长21.2%;税收收入完成4.68亿元,同比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3亿元,增长13%。(二)关岭自治县产业园区 关岭自治县产业园区20119月成立,位于关岭县城西侧,距县城1公里。园区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1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4.84平方公里。依靠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围绕食品、中药材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行业,按照“一区多园” 的点状布局,打造了大健康民族食药园、青年创业园、特色食品园、石材产业园、关岭牛产业园、建材园、现代商贸物流园和安顺精准农业大数据采集分析中心,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27家。

 

产业园区现状 项目建设地--关岭牛产业园,目前已完成园区道路硬化、绿化,正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站,对电网、供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现已入驻企业一家,即总投资6.3亿元的贵州欣园肉牛食品加工有限公司。4.2.2项目建设条件 区位交通便利。关岭是贵州通往广西、云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清康熙帝曾称“滇黔锁钥”。县内有沪昆高速公路、关兴高等级公路、水黄高等级公路、320国道、214省道等过境,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沪昆高铁关岭站占地面积243.5亩,是全省唯一在县城设置的二级高铁站,现高铁已通车,极大地缩短了关岭到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地的时空距离。镇宁坝草码头距关岭80 公里、500 吨级的船舶可直达广州出海。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