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日照开发区]日照开发区项目招商引资

发布于 2023-02-06 17:43:44

日照市情概况

 

日照得名“日出初光先照”,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海岸线168.5公里,陆域面积535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现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国家级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共55个乡镇街道、1730个村居,300万人口。

 

日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境内有丹土遗址、尧王城遗址等龙山文化遗址100多处。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早于甲骨文1000多年,是中国汉字始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毋忘在莒”的故事源远流长。日照是中国黑陶文化之乡,出土的蛋壳黑陶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日照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西周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姜尚,南北朝杰出的文学评论家刘勰,当代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原籍都是日照。

 

日照气候宜人、生态优良。地处中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属典型的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0、降水量756毫米、日照时数2349.8小时、无霜期206天。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光照充足,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2009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是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日照物产多样、资源丰富。是山东省海洋渔业、粮食、畜产品等的重要产地,有24种特色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特色海产品有西施舌、海蝉蟹、大竹蛏、东方对虾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照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进京参加英模会时,曾代表日照人民将“西施舌”敬献给毛泽东主席。特色农产品有绿茶、桑蚕、蓝莓、板栗、大樱桃等。全市茶园25万亩,产量1.5万吨,分别占山东省的60%75%,有“北方第一茶”的美誉;桑园7.3万亩、蚕茧产量360万公斤,蚕丝产量、质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蓝莓5.63万亩,产量居全省第二位;板栗24万亩,产量居全省第三位。

 

日照风景优美、景观独特。是山东省“仙境海岸”滨海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蓝天、碧海、金沙滩”的自然风光,有64公里绵延不断的优质沙滩,有可以举办所有水上运动项目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以体验渔家文化为主题的“渔家乐”民俗旅游特色鲜明,成为全国最大的民俗旅游接待基地。这里依山傍海、山水共拥,有树龄四千多年的“天下银杏第一树”,有被宋代苏轼盛赞“奇秀不减雁荡”的五莲山,有江北第一野生杜鹃花园九仙山,是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的理想圣地。2003年日照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日照港路一体、交通便捷。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素有“港通四海、桥系亚欧”的美誉。日照港是国内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已建成生产性泊位70个,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日照港通过新菏兖日铁路、陇海铁路可直达荷兰鹿特丹和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通过瓦日铁路可直达蒙古。青日连铁路将于今年建成并与济青高铁相接,鲁南高铁将于2019年建成并与京沪高铁连通;日照机场现已开通至北上广等20个重点城市的航班。

 

日照临港产业优势明显。特别适合布局大型临港产业,是山东半岛、鲁南经济带新兴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临海产业区。日照综合保税区建设已获国务院批准。按照“港产城海”融合发展的思路,正着力打造1家国家级、4家省级工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空港产业园等平台载体。目前,已形成钢铁2250万吨、汽车75万辆、发动机100万台、自动变速箱140万台、石油加工1250万吨、浆纸218万吨、粮油加工850万吨的临港主导产业集群。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9%,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5%,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增幅居全省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3%,增幅和质量均居全省第一位。我们还斩获了一系列“国字号”荣誉,以全国100个地级提名城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一举摘得了“全国文明城市”金牌;实现了社会治理优秀市“三连冠”,夺得了全国综治领域最高奖“长安杯”。

 

日照市各区县基本情况

 

东港区简介

 

东港区是日照市的中心区,地处黄渤海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结合部,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海陆交通重要枢纽,现辖4个街道(日照街道、香河街道、石臼街道、秦楼街道)、7个镇(河山镇、涛雒镇、后村镇、西湖镇、南湖镇、陈疃镇、三庄镇),总人口72.99万,陆域面积997平方公里,海岸线41.97公里。作为驻地区,东港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区位、环境、资源等优势,具有八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亿吨综合大港。区域内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日照港,已建成煤炭、矿石、集装箱、原油、散粮等生产性泊位56个,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201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4.07亿吨,超1000万吨的货种达到6个。东港全境均在日照港周边50公里范围内,临港优势突出。

 

双航双高城市。境内有两条铁路(荷日铁路、瓦日铁路)、两条高速(日兰高速、同三高速)、一条国道(G204)、三条省道(S220S222S335),日照机场于20151222通航,青日连铁路将于2018年建成并与济青高铁相连,鲁南高铁也将于2019年建成并与5条国家干线互通互联,海、陆、空、铁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完善。

 

生态宜居家园。气候温润宜人,素有“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之美誉,全年日照时间达2540小时,水资源丰沛,年均降水量870毫米,是北方少有的富水区之一,林木资源种类较多,森林覆盖率达到43.1%,拥有“蓝天、碧海、金沙滩”沿海风景带,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水上运动之都。建有世界一流、亚洲领先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总面积9.2平方公里,成功举办了全运会和中国水上运动会、帆船世界锦标赛等40多项重大体育赛事,是全国唯一可同时举办所有水运赛事的城市。

 

北方绿茶之乡。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海参、鲍鱼、西施舌等80多种名贵海珍品,是全国重要的海产品生产基地;农业资源特色鲜明,是山东省茶叶、水产、蓝莓的重要产地,被命名为“北方绿茶之乡”“中国蓝莓之乡”,日照绿茶、蓝莓、西施舌等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大学科技园区。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区域内有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8所院校,在校生7万余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设立了产学研基地,众多中国知名大学教授入住。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入驻日照高新区经营,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区现有上市挂牌企业14家,国家级研发平台2个,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1处。

 

滨海文化名城。东港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出土的黑陶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华夏古文化的瑰宝,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黑陶之都”称号。东港是中国三大农民画乡之一,是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姜尚的故乡,也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的故乡。

 

投资兴业沃土。大力开展“三招三引”工作,培植壮大城市经济、工业经济和旅游经济“三大经济”,高标准规划建设了空港经济开发区、钢铁配套产业园、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基地三个园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产业发展载体。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在吸引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发展要素方面优势明显。创建了区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投资服务、便民服务、联合办税、效能监察”五位一体平台,对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实行“VIP”服务制度,2016年被授予“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荣誉称号。

 

2017年东港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4.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2亿元,分别增长9%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6万元,增长9.5%

 

岚山区简介

 

岚山区地处鲁东南沿海鲁苏两省交界处,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拥海州湾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河之隔,西接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北靠东港区,20049月设区,总面积778平方公里,现辖9个乡镇街道、269个村居(社区)、43.29万人。

 

岚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夏为九夷,商称人方,西周为纪鄣古国,春秋时期先后属齐、越、楚,秦、汉直至唐朝归琅琊郡莒州。宋元时界牌岭以北属日照县,以南归江南淮安府。明朝洪武年间(1384年),建安东卫,时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为北方沿海“四大名卫”之一;1742年,清乾隆七年撤安东卫并入日照县,岚山全境才归属日照县。中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沿之。19936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市委、市政府在岚山开发区的基础上,设立了岚山工委、办事处,独立行使区县级管理职能。200499,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71号)设立日照市岚山区。现辖岚山头、安东卫2个街道和虎山、碑廓、黄墩、高兴、巨峰、中楼镇和前三岛乡等7个乡镇。

 

岚山是“龙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5000年前就建有亚洲最早的城市——尧王城,境内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遗址及周、秦以至明清遗迹数百处。碑廓镇属春秋时期“神童”圣公项橐的故里,“三难孔子”的传说广为流传,在《三字经》中有“昔仲尼,师项橐”的千古传颂;被誉为“中州循良第一”的明朝名臣苏京,被龚自珍诗赞曰“北方学者君第一”的清代著名朴学家、书法家许瀚皆生于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岚山是革命根据地和滨海军区军需物质集散地,罗荣桓、肖华、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闻名遐迩的甲子山战斗遗址和山东军区军事工作会议旧址。

 

岚山生态宜居、物产丰饶。属鲁东南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背山面海,最高点在中楼镇马亓山,海拔662,最低处在安东卫街道荻水村,海拔不足1.5;海岸线位于黄海中部,北起虎山东湖三村海域,南到锈针河口,全长39.56公里(含岛岸线);岚山地处北纬35°附近,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897毫米,年均气温13.2,平均空气湿度72%,降水丰沛,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气候环境十分宜人宜居;拥有前三岛、阿掖山、多岛海、磴山和海上碑等自然人文景观,海水、大气、沙滩质量一流,水清浪稳,滩平沙细,旅游资源丰富;城市建成区达21.3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5%。全区现有耕地48.69万亩,园地7.55万亩,林地17.21万亩,建设用地18.26万亩,交通用地5.14万亩,水域7.28万亩,未利用地10.63万亩。蛇纹岩、榴辉岩、花岗岩矿是岚山区优势矿产资源。南邻的海州湾是中国八大渔场之一,盛产西施舌、乌鱼蛋、海参等海产珍品,海洋捕捞能力居全省第二位,是全省重要的海洋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岚山是南茶北引最早的地区,现拥有茶园13.9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的40%,已成为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和国家级无公害绿茶示范区。

 

岚山港陆便捷、区位优越。位于国家重点开发的沿海主轴线与新亚欧大陆桥沿桥经济带的交汇处、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重要组成部分、鲁南经济带最便捷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境内拥有岚山港、岚山渔港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形成了以日照港岚山港区、岚北港区、岚桥港、童海港、钢铁港区为主体的港口集群,在用生产性泊位32个,其中30万吨级泊位3个,年吞吐能力过亿吨、远期能力3亿吨,航线通达四海,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境内兖石铁路、坪岚铁路、沈海高速、204国道、342省道、222省道及日照—东明输油管道、日照—仪征输油管道纵横交错,坪岚铁路西行并入陇海线可直通荷兰鹿特丹港,已建成通车的瓦日铁路和正建设推进的青日连铁路、岚临高速公路将岚山与中西部内陆城市和南北沿海城市连为一线;岚山距日照机场车程半小时左右,距青岛、临沂、连云港等空港车程均在2个小时以内,且均有高速公路相连,海陆空交通发达、运输便利。

 

岚山临港产业鲜明、经济发展活跃。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重要组成部分、山东钢铁精品基地所在地,立足区位、港路、资源优势,规划了10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钢铁配套、石化、木材加工、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食品药品、临港物流六大特色产业。目前,钢铁深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液化品储运加工能力4000万吨,木材加工能力600万方,食品药品生产能力140万吨,物流企业56家,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海洋仿生食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加工集散地、山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油气储运加工基地和区域性临港物流中心。

 

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8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630亿元,增长1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8亿元,增长38.8%

 

五莲县简介

 

五莲县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因境内秀美的五莲山而得名。1947年建县,总面积1497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是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开放县。

 

五莲,因古而韵、因文而雅。4800年前的丹土大汶口文化城址是亚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被誉为“世界壁垒之最”的齐长城穿境而过;明代皇家寺院光明寺、抱犊峰下的孙膑书院、隐藏《****》作者秘密的丁公石祠,引来四海宾朋争睹芳容。五莲既年轻又古老,文化底蕴厚重。

 

五莲,气候温润,山清水秀,生态优势突出,有“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天然氧吧”美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奇秀不减雁荡”的五莲山、“九仙今已压京东”的九仙山、“国际太极文化基地”的大青山,龙潭大峡谷、万亩野生杜鹃园被誉为“江北双绝”。林果品牌远近闻名,盛产苹果、樱桃、板栗、蜜桃等果品,森林覆盖率53.4%,是著名的“林果之乡”。矿产资源丰富,拥有金、银、铜、花岗岩、地热温泉等20多种矿产资源,有“中国石城”之称。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形成以汽车制造、轻工纺织、石材建材、橡塑制品、生物工程等产业集群。交通网络便捷通畅,周边有青岛、连云港、潍坊、日照4处机场,以及青岛、董家口、日照、岚山4大港口,国道、省道、高速、铁路贯穿全境。投资创业环境和谐,民风淳朴,社会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近10年一直位居全省前3名,“亲商、爱商、安商、富商”氛围浓厚......堪称旅游胜地、人才福地、创业宝地。

 

五莲,长期山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培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挖山不止、拼命实干”的“五莲精神”,被赋予“开放包容、创新创业、亲山亲水、先干快干”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建设县强民富新五莲的新生动力,是五莲最大的政治优势。

 

五莲,山好、水好、人好、生态好。充满活力的和美五莲,必将聚力铸就一个与时代俱进的幸福五莲!

 

莒县简介

 

莒县地处鲁东南,位于日照市西部,面积1821平方公里,辖20处乡镇(街道)和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1195个村,人口110万。人口和区域面积分别占全市的约38%34%。近年来,莒县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确立了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